一群在世界各地打拚的版權經紀人

全世界版權交易量最大的德國法蘭克福書展,為期5天的展期剛在18日落幕。在這個明星作家雲集、文學活動滿檔的書展中,其實還有一群人才是書展最重要的主角,他們就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版權經紀人。

 在書展六館2樓佔地半層的「版權中心」裡,以公司為單位的小桌子一字排開,書展中最繁忙的生意就在這裡上演。

 今年適逢中國為主題國,中國新興的出版市場也成為各界關注焦點。隨著中國崛起、華文熱持續延燒,西方出版界對中國作家「需求」恐大,美國漢學家葛浩文就曾說,目前美國任何一家大出版社,一定都要出版幾本中國作者的書;反過來說,中國人讀什麼書?中國市場有多大?如何賣書給中國人?也成為全世界書商最急著了解的問題。

 》中國大市場 數字沒有上限

 根據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書展開幕典禮所說,去年中國出版新書27.5萬種,引進國外版權1.7萬種;換算翻譯書約占6%,但其中近一半為教科書。

 台灣起家的「博達著作權代理公司」近年已在北京設立辦公室,資深主管陳語萱表示,10多年前中國購買海外版權,平均一本書的預付版稅(預付金)約250美金,現在已達上萬美金,引進書籍數量越來越多、類別越來越廣,今年書展尤其買氣成長,絲毫不受景氣影響。

 「光磊國際版權經紀公司」創辦人譚光磊更舉例:「今年書展中,你知道《季辛吉回憶錄》以多少錢賣出簡體中文版權嗎?50萬美金!」面對這個天文數字,光是計算要賣出多少本才能回收,就會算到頭暈。但他解釋:「中國出版社大多國營,老闆是作官、不是作生意的,所以他們付這個價錢,也不求回收,而是把一本書炒熱話題,他們就得了名。」

 不過,中國雖然人口眾多,但書籍消費集中在大城市,閱讀人口比例不如想像的高,一般翻譯書若賣上8000本,就能登上暢銷書榜。但近年熱賣的翻譯小說《追風箏的孩子》在台創下40萬冊銷量,中國則有70萬冊,比起中國本土的暢銷小說,這還只是普通暢銷而已,難怪譚光磊笑說:「大市場驚人的地方,就是數字沒有上限!」

 》他們願意經營一整系列的經典

 20年前就進駐中國的「大苹果」版權代理公司創辦人呂光東、陳曆莉夫婦更直截了當地說:「1970年代末文革結束以來,大陸出版業年年成長,以我們公司在中國的業績來說,今年成長率高達30%。」

 陳曆莉1995年移居北京,她認為不應「看低」中國的出版水準,事實上中國引進翻譯書甚具深度與廣度,例如他們願意經營一整系列的經典叢書、文學名家,「暢銷」與「長銷」書兩者不偏廢,反觀台灣卻只一味追求暢銷,「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柯慈、萊辛等人的書,台灣出了幾本?中國可是整套地引進。

 陳語萱也提出,過去台灣是中國引進海外版權的一扇窗戶,他們會先觀察一本書在台的市場反應、編輯如何包裝,「這幾年卻倒過來,很多翻譯書中國搶先出版,而且多樣性遠超過台灣,年輕編輯也人才輩出,水準高、視野廣闊。」引進的書種早年以商管類為主,近年則是大眾心理、成功學與勵志題材大幅成長。

 》台灣漸漸培養出優秀的本土作者

 但對於兩岸翻譯書市場的消長,陳語萱從正面角度來看,肯定台灣編輯品味高、挑書精,尤其善於包裝書籍,編輯功力無庸置疑。經過10多年引進海外版權的歷程後,也漸漸培養出優秀的本土作者,翻譯書的比例因此降低,「這是一件好事。」

 她持平地說,畢竟台灣不像中國出版社大多為國營事業,可以支持小眾的學術及經典書籍出版,「台灣出版社為了存活不可能太理想,市場化是必然,但對書籍質感的掌握,仍然是台灣的優勢。」

 她認為書籍是一個社會沉澱之後的產物,因此近年台灣書市心靈勵志書、催淚小說當紅,正反映出我們社會的需求。而雖然中國目前仍非百分之百言論自由的地方,對出版內容審查嚴格,舉凡性、宗教、西藏、台灣等題材都屬禁忌,但編輯視野早就走在國家之前,未來中國出版在質與量上的成長,仍值得期待。

(轉載至中時電子報)

Views: 81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MyCFbook.com - 廣告王 to add comments!

Join MyCFbook.com - 廣告王

廣告Ad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adm23915168/

Adm廣告雜誌

焦點看板

News/傳播新訊

歡迎各界廣告交換/合作

聯絡信箱:vivian.hung@rock.com.tw

廣告王好友Link

Badge

Loading…

來訪足跡

Flag Counter
<2012/10/23啟動>

© 2024   Created by MyCFbook Admin.   Powered by

Badges  |  Report an Issue  |  Terms of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