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訊息/專訪《數位亞洲大會》榮譽會長暨宏碁董事長施振榮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被視為台灣品牌之父,對於促進台灣發展向來不遺餘力,這次台灣拿下永久主辦權的《數位亞洲大會(DigiAsia)》,邀請到宏碁集團創辦人兼董事長施振榮擔任榮譽會長職位,《廣告雜誌》特別邀請他分享對《數位亞洲大會》期望與現今數位科技觀察。

 

去(2013)年年底重返宏碁掌舵的施振榮董事長,其實對「數位」全面影響人類生活有很深的體悟,不論是從生活型態到企業經營,這個浪潮只會前進不會消退。《數位亞洲大會》對施振榮來說,是一個難得機會,由亞洲國家向全世界提出對數位未來該如何發展的重要舞台。「會願意擔任榮譽會長,是因為《數位亞洲大會》宗旨與我的使命有關聯。」施振榮表示,他感覺《數位亞洲大會》使命很崇高,尤其世界上主要人口都聚集在亞洲,未來人類要有效融合數位生活,亞洲相對比歐美重要,而透過有效溝通,可以盡快促進整個亞洲全面高速進入數位時代。「DigiAsia主辦單位是廣告業,從我的角度是Communication。面對數位這個新的東西,精確有效的溝通,才能讓我們面對數位未來發展。」同樣身為亞太數位機會中心(APEC 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簡稱ADOC)計畫召集人,施振榮也致力於消弭各國數位落差,這與他所看見的《數位亞洲大會》背後理念不謀而合。

 

亞洲要走自己的數位之路

面對《數位亞洲大會》的未來發展願景,施振榮認為,應該要邀請各國人士齊聚一堂參與,透過討論來發展出重要議題。目前歐美在數位發展上走得比較前面,但亞洲對數位需求,要的跟歐美不一定相同。施振榮表示:「亞洲需要什麼樣的未來數位面貌,可能有80%類似於歐美。但反過來說,亞洲因其特殊文化條件,我們需求可能不只有20%不同,也許還更多,那誰來處理?就算是歐美處理,也需要我們有效告訴他們,甚至只能靠亞洲人來處理,我是從這個角度來看大會思考的議題。」

 

數位就是未來!

「數位就是未來!」施振榮表示,軟體基礎是在IC、PC、網通,而上面一層是文化及生活需求。數位未來需求要如何有效提供,從亞洲角度來看,我們過去都是受到歐美各類文化影響。面對亞洲各地區需求差異化,就有空間可以投入,這也讓軟體需求產生差異化,加上市場大就有很多創新空間。「創新技術和創新能力,是要市場提供養分來投入,而數位能提供給亞洲國家,進入獨特市場的軟體空間。」因此每個國家都要走出自己的路,施振榮也分享,一、二十年前他到東南亞,許多人都想複製台灣科技產業,但他回答不太可能,因為基礎建設、軟體都需要配合好。《數位亞洲大會》給所有國家,擁有自己開發出具特色軟體的機會。「如果你以硬體產品來看,都是國際化、標準化,誰領先、產品量大就贏了。如果你做軟體,我的需求量太少你美國人看不上,就留下很多空間,而且你也不懂文化就拿我沒辦法,因為軟體跟市場、規格、文化都有相關。甚至包含外國東西進入市場,要做廣告、溝通,也是相對有在地化需求。」

 

台灣文化藏富於民,具有發展數位軟實力優勢

數位發展與文化面息息相關,從客觀環境觀察,台灣發展歷史從歐洲到亞洲,並且有中華文化基礎,包括民主政治多元社會,且相對大陸容易吸納國際視野。具備提出數位未來潛力。「實際上我們的力量是藏富於民,在每天生活之中。因為文化與生活息息相關,有機會到鄉下,每天所發生事與生活思維各方面,我們是有特色的。」施振榮認為「台灣只有一條路,就是走自己的路!」每一個人都要走出自己的路,不需要羨慕其他人,只能多學習。「我認為台灣是有軟實力,位在微笑曲線的左邊─『創造』。軟實力在國內發酵比較簡單,慢慢形成生活化,但是我們的軟實力要對人類做貢獻,還不具那樣的思維格局。台灣當然希望影響大陸,但如何有效影響大陸?挑戰其實很多。」施振榮解析,這包含許多經營問題,像是文化要怎麼經營,他認為,台灣歌星在大陸發展沒有問題,但比較深層的文化底蘊,要如何有效影響、潛移默化,就不能用流行的方式。「實際上,我的感覺是我們絕對有影響大陸,不論是台商影響當地員工生活,或是來台觀光的陸客。」

 

數位創新是亞洲年輕人機會

亞洲思維是共榮生存,但與歐美贏者通吃的殖民心態不同。「亞洲文化是尊重,大家是互相學習,各有一片天空,包容多元文化。」施振榮近年提出的王道精神,也在這裡嶄露無遺,他表示尤其軟體跟文化定義一樣,都是非常多元,因此《數位亞洲大會》應該從這個角度來規劃及定位。台灣產業服務全世界,但很多科技產業卻不太賺錢,電腦代工更是如此,但台灣的資訊產品對世界資訊生活普及化絕對做了貢獻,但若不進一步靠軟體來加值,實質價值不高。施振榮進一步分析,台灣數位發展優勢:「第一是硬體科技都在台灣這邊,對科技掌握度高。第二是東西做出來後,能把大陸當市場,這當然是大挑戰,也是新的領域,但我們比歐美多一些優勢。」他也點出台灣數位軟體無法有效發展問題,在於沒有國際化思維、沒企圖心,只想解決芝麻蒜皮小事。「亞洲年輕人看數位軟體,必須要把格局放大,不要只侷限在台灣,台灣只是磨練起點,要擁有國際化企圖。國際化後接著還要行銷溝通,有Business,機會就在這邊!」

 

 

數位讓標準化與多元化同時並存

從企業經營觀點,轉變成數位思維對組織並不容易,除了要建立起國際化格局外,施振榮也表示,企業面臨最大問題,在於台灣所有生產東西,都只以「客戶」為思考,而非「用戶」思考。我們滿足客戶規格,但客戶賣給什麼用戶?用途是什麼?其實我們都不知道。「全世界我們賣的電腦那麼多,但賣電腦用來做什麼我們根本管不著。」施振榮認為,台灣目前在研究、預測用戶需求還差很遠,台灣製造許多產品,國內用戶都不一定很了解,何況國外,這是觀念上急需突破的。「客戶給的需求是簡單,但用戶需求太多元,令人頭大。但不做頭大的事,價值就相對有限。」簡單與多元在經營上是有衝突,產業要有效、要標準化,但是用戶要的是多元化。施振榮觀察,現在利用數位科技,可以有效讓多元化和標準化巧妙並存,就像手機規格是標準的,但全世界沒有兩支手機使用後的App是相同的。

 

企業數位浪潮存活關鍵:順勢而為

從品牌行銷上,數位化也改變過去許多作法,例如媒體就與過去運作不同。施振榮分析:「過去是標準東西,大家大量吸收同樣訊息,現在如何面對不同分眾,還有互動,這是過去媒體做不到的。溝通要有效,從注意、心動到行動。這個過程裡面,數位時代完全不一樣。講很簡單,但深入以後,一點一滴不同的文化、不同時程、不同性質,都會有不同訊息傳達,怎麼分眾、互動都不一樣。」由於改變幅度太大,施振榮深刻體會到,資深人士扮演角色也益發重要,他認為如果因為習慣而不夠了解數位,就想要擋住潮流,將會死無葬生之地!「一定要多了解,但真正去介入可能有很多條件因素,不一定能勝任,倒不如像我一樣順著它,提供舞台讓別人去發揮,至少不要去阻擋。」他進一步闡述:「大老若不認同阻力很大,但他死的也會很慘。但反過來講,他的助力也會很大,而且可以促成新的演進和革命。等於成為參與社會演進的一股力量,變成是助力而不是阻力。這個是最大的挑戰,因為很多人不知不覺就變成阻力。」

 

搭起亞洲的數位之橋

施振榮表示,這些觀念看似很簡單,用一句話就可以說明,但很不容易做。因為每天都在發生,做的決策變成是助力還是阻力,要非常小心面對。面對這個轉變過程,你扮演好自己角色,要跟年輕朋友多互動,在體力和知識侷限下深入不太可能。但對於大策略、大方向要有想法,並且要透過互動、學習,讓思維更年輕。而《數位亞洲大會》,透過吸取及分享亞洲對數位未來的願景,也能為大眾指引方向。施振榮表示,《數位亞洲大會》是未來在轉動數位亞洲,扮演推動橋樑的關鍵角色。集結全世界與會人員用行動搭橋,讓每個人在不同文化的橋、不同時間的橋,不同產業背景的橋,搭出一座有效讓全民參與數位革命、數位亞洲的行動。

Views: 20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MyCFbook.com - 廣告王 to add comments!

Join MyCFbook.com - 廣告王

廣告Ad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adm23915168/

Adm廣告雜誌

焦點看板

News/傳播新訊

歡迎各界廣告交換/合作

聯絡信箱:vivian.hung@rock.com.tw

廣告王好友Link

Badge

Loading…

來訪足跡

Flag Counter
<2012/10/23啟動>

© 2024   Created by MyCFbook Admin.   Powered by

Badges  |  Report an Issue  |  Terms of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