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般人較不易理解的「市場縫隙」,或者「偏門的」商品,或門檻較高、較難接近的服務、日常生活中出場機會比較少的商品等等,該如何表達呈現呢?為了開拓新客源使用了社群媒體,但是真的能夠成功活用嗎?有此疑問的朋友應該不在少數。
不過,正是因為是這種「利基市場」,更能多方面有效地發揮社群媒體的特色。
首先要了解的是,社群媒體是「朋友」與「朋友」之間聯繫的場所。從「市場縫隙」商品的核心粉絲的朋友,來喚起那些至今對該領域沒有特別喜好的朋友的興趣,是有可能發生的。以企業的角度來看,社群讓品牌有機會拓展延伸至「至今無法交手」的對象(潛在客戶)。
另外,在過去舊式有限的既有「框架」的行銷市場中,無法完全表達自家公司魅力的商品,也能透過社群中豐富的表現來發佈,甚至能夠直接向消費者傳達資訊。
i-Buzz口碑研究室接下來的三周,便將為各位介紹3個擅長活用社群特色,並喚起新客層需求的日本臉書粉絲專頁,希望能為台灣品牌帶來一些社群應用的新想法!
https://www.facebook.com/Halldebut
首先跟大家分享的,是粉絲數超過1800位、一則貼文中「讚」或留言的回應率從2%起跳、甚至高達9%左右的臉書粉絲專頁「第一次來音樂廳就上手!」。
本身是由東京都交響樂團所經營的這個粉絲專頁,目標對象是潛在客群。此粉絲專頁為了使過去不曾聽過交響樂的人能夠提起興趣,便專門針對初學者發佈相關資訊。不過「讓對方提起興趣」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將在此說明「第一次來音樂廳就上手!」張貼文章的具體方式。
如果,你的朋友說他「我都是數過咖啡豆的數目後才沖咖啡的」,是否會很想笑呢。下面這則貼文,介紹了這段軼事是來自於一個很有名的作曲家。是不是感受到了人情的溫度?讀者跟交響樂的距離似乎也縮短了不少。
左邊這則貼文介紹了交響樂團的成員。提到交響樂團的成員,大多都給人很正經的印象,但如果一邊用小名稱呼成員,一邊介紹樂器,反而感覺到了親切感。
右邊貼文中的「法國號可以用水清洗喔。」,刊登類似這種可以感受到落差的內容,也是一種引發興趣的好方法。
『你知道音樂廳應該注意的禮儀嗎』的專欄中,「參加音樂會應該穿著何種服裝?」等等,介紹了如果是自己要去參加音樂會會產生的疑惑。
右邊的貼文是參加者的經驗談,內容介紹了讀者們去參加音樂會的感想,好像立刻就能輕鬆閱讀呢。
左邊的貼文是音樂用語的解說。用容易理解的方式解說了過去曾經聽過,但卻不清楚其意思的專業術語,例如「cantabile(譯註:如歌地)」的音樂專門用語。
右邊貼文中,以動畫的方式,用「た」文字來表現源自西班牙舞蹈的節奏的波麗露舞曲。雖然切入點十分獨特,但這則貼文依然被分享了100次,成功擴散出去。
到此目前為止所介紹的圖片的共通點,便是多數都能簡單地使統合貼文。貼文首先要留著粉絲的目光,這點需多加注意。
最初曾經說明過該粉絲頁的目標對象是潛在客層,但實際上的粉絲多數是抱持一定程度興趣的準客戶或圈內人。會這麼說的原因是因為,可以從貼文中的留言得知是來自於對音樂有某種程度認識的人所留下的。
雖然花錢利用廣告等方法來吸引客戶也很重要,因為看見粉絲的反應,使得粉絲的朋友也能對自己感到有興趣,這更能讓人感到開心。因此,首先先仰賴周遭人們的協助,即使在圈內也好,重要的是讓對方成為粉絲,慢慢地來炒熱氣氛。
歡迎各界廣告交換/合作
聯絡信箱:vivian.hung@rock.com.tw
© 2025 Created by MyCFbook Admin.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MyCFbook.com - 廣告王 to add comments!
Join MyCFbook.com - 廣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