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edge:cia 勝出之道 創造媒體服務新價值

文:魏茂國 攝影:陳姿潔

遭受經濟危機的巨浪衝激,媒体庫在台灣傳播業界中,依然能屹立不搖、更上層樓,究竟有什麼樣的Know-How或訣竅?從媒体庫的勝出之道,或許可以理解什麼才是媒體代理商的成功關鍵。

在單車風盛起的2008年,利樂包公司舉辦了一項為期11天的「騎樂台灣、環島接力來減碳」活動,以組隊接力的方式騎車環島,不僅提倡運動與環保,搭配種樹、淨灘,更與時下最流行的節能減碳議題相結合,吸引眾多關心環保的車友一同參與。

透過網路及社群的力量,這項活動在11天內創造了54萬人次以上的官網點閱率,YouTube上的活動實況觀看次數也超過10萬人次,另外還有44次的電視新聞報導,所創造出來的效益,更較原預算高出7倍以上!這樣的媒體效益,背後的推手正是媒体庫。

既有客戶為優先

景氣下滑、環境困頓,是所有媒體代理商在2008年遭遇的共同現象,但即使預算縮減、心態保守,客戶對於媒體效果的要求並不會因此減少;相對地,媒體代理商的挑戰也就更大,媒体庫也是如此。
在非常的時期中,更能顯出企業的價值與核心。媒体庫董事總經理程懷昌就明白地指出,儘管經濟衰退,媒体庫的首要任務,仍然是在於對既有客戶的維繫,並且加強員工的教育訓練與專業技能,接下來才是許多企業所考慮的主要方法:開闢新財源、尋找新客戶。

程懷昌表示,媒体庫成立之初,雖然是一家本土公司,但也有機會接到國際品牌的客戶;可是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要能超越競爭者,就要有一些本土公司的做法,也就是「注重客戶服務」,要了解客戶真正想要的,以客戶在市場上的挑戰,隨時準備為客戶解決問題,也成為媒体庫最重要的信念。
不過在贏取新客戶的表現上,卻很難不讓人注意到媒体庫的驚人成績。2008年媒体庫僅失去了一個舊有客戶,卻贏得了多達36個新客戶的青睞,包括對第一季業績相當有助益的總統大選馬蕭總部,以及遠至上海比稿的新力(Sony)等大型客戶。能夠持續贏得新客戶,也使得媒体庫能夠積蓄力量,對抗2008下半年的金融風暴狂潮。
除了比稿之外,媒体庫的新客戶還有來自廣告代理商和既有客戶的介紹,以及參與政府標案所贏來的。程懷昌表示,像是唱片業或美語學習的業者,許多經營者都相互認識,還會透過介紹而成為媒体庫的客戶,這也是與廣告代理商的競爭激烈互有衝突的情況較不一樣的地方,也顯示出經營既有客戶的重要性。

從專業中開發價值

曾經於廣告代理商服務過的程懷昌認為,廣告代理商在策略、創意等方面的不可取代性,比起媒體代理商更加鮮明。過去媒體服務還只是在廣告代理商裡的媒體部門時,工作多是在策略及創意方向決定之後才開始,發揮空間不大;但是現在的媒體代理商有許多專業人才與Know-How,能夠打造出屬於媒體代理商的不可取代性,特別是在一開始的階段就參與其中。

相較於目前的比稿型式,如果採用傳統廣告與媒體結合比稿的方式,通常策略與創意即由廣告代理商表現,媒體代理商的角色有限。但若是廣告和媒體分別比稿的方式,以媒体庫的做法,則是會從媒體為出發點,提出目標消費者的媒體接觸習慣,找出傳播管道與媒體企劃,向上延伸至策略與創意,提供整體性的建議給客戶。當然,媒體企劃與購買還是最基本的,而且是要最高標準。

「媒體代理商有很多經驗與知識是可以運用的,也期望客戶能體會到媒體代理商能提供更專業有效的服務。」程懷昌說,媒體代理商需要了解消費者與客戶的產品,以及聯結兩者的中介,也就是媒體;如果有經驗的累積、充份的訓練、對產業的了解,更能進階為「顧問」的角色,更具策略與想法,也在媒體購買之外,還能增加另一部份的收入。

「會主動搜尋資訊的消費者,也會是最有價值的消費者」,媒体庫希望消費者是會主動想來接觸並認識產品,而這就需要靠媒體的技術與工具,經由各種調查與分析的資訊,得知消費者的媒體使用方式與品牌喜好度,並藉以安排傳播訊息與管道。像是以Insight、Innovation、Implementation、ROI做為思考模式與流程的Navigator,以及用以分析品牌及媒體習慣的3D等,都是媒体庫常用的工具。

培訓人才為服務

為了找出有效的溝通方式,媒體工具與技術的應用,從媒体庫成立以來便相當注重,尤其在加入WPP集團後,可運用的資源就變得更多了。「其實媒体庫『嫁』得很好。」程懷昌指出,各個國際性的媒體集團都有其文化與特色,不過原來本土的媒体庫併入Mediaedge cia旗下,其實是相當契合的,因為兩方在做事方法與語言溝通上都很接近。

而且媒体庫在加入國際集團後,可獲得的資源不只是媒體工具與研究,同時還增加了國際客戶比稿的機會(如聯合影業UIP),並能透過全球約200個分公司的網絡,獲得各地的協助與案例參考,開拓更多發展機會,也滿足更多客戶的需要。例如媒体庫為高雄世運前往東京、香港等地舉辦造勢活動時,就有當地的資源來協助。

另一方面,程懷昌還說,媒体庫自始所組成的人員,就是來自各種不同的傳播工作,像是創意、導演、製作或是媒體與廣告公司的業務等;即便後來規模逐漸擴大,也還是會找從其他業界來的人,以激發出更多的化學反應與火花,並成為媒体庫的一大特色。甚至在團隊組成上,也會視客戶的需求,以媒體企劃和購買人員分別負責,或由同一人全權處理的方式來服務。

有不同背景的員工,加上媒體服務具有的專業性,更顯得教育訓練的重要,也是加入國際集團的好處之一。不僅在群邑集團(GroupM)方面,會派國外講師來台授課外,在媒体庫中,還設有一位Training Leader(2007-2008年由總經理王凌婷擔任),並會至國外接受總公司的訓練,另外還會有地區辦公室所提供的各種教材,範圍包括領導統御、個人發展、專業技巧、人際關係、媒體企劃等,相當豐富完整。媒体庫每年花在員工教育訓練的預算,都有約新台幣百萬元以上。

而媒体庫內部的訓練課程與內容,除了會由Training Leader來主導審核外,也會依實際需要來安排。好比在2008年媒体庫就舉辦了一項為期長達6個月的競賽課程,將同仁們分成10支隊伍,從現有客戶為目標著手,規劃以數位網路為核心的Campaign;不但每個人都要確實參與,每個月還要報告進度,再主動將最後的成果提案給客戶。最重要的是,面對數位化的時代與媒體,所有人都可在過程中學習到數位網路的概念與方法。

朝新領域不斷發展

根據台北市網際網路廣告暨媒體協會統計,2008年台灣整體網路廣告市場達新台幣59.76億元,比起2007年成長了20.72%;說明了即使傳統廣告市場衰退,也還是能找到媒體代理商的發展領域。程懷昌也說,景氣不好、砍價風盛,媒體代理商不只怕客戶倒帳,更不願意看到市場上充斥著只比價的情況。因此,未來其實可將不同需求的客戶分開來,若是只需要媒體購買的客戶,就以集中採購方式服務,提供漂亮、便宜的價格。「只要是可以將正確訊息傳遞給正確消費者的,媒体庫就會視為是一種媒體。」程懷昌表示,如果客戶希望有更多的媒體服務,像是Event、公關等,這不但會是未來媒體代理商的發展方向,也是目前媒体庫積極建立擴展的服務;包括了數位互動(Interaction,手機與網路)、Access/ESP(Entertainment娛樂、Sport運動、Partnership異業結合)、以及顧問(Consultant)等,並預計3年後會有半數的營收來自於此,也是因應未來變動的最好方法。

(轉載至218期廣告雜誌)

Views: 76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MyCFbook.com - 廣告王 to add comments!

Join MyCFbook.com - 廣告王

廣告Ad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adm23915168/

Adm廣告雜誌

焦點看板

News/傳播新訊

歡迎各界廣告交換/合作

聯絡信箱:vivian.hung@rock.com.tw

廣告王好友Link

Badge

Loading…

來訪足跡

Flag Counter
<2012/10/23啟動>

© 2024   Created by MyCFbook Admin.   Powered by

Badges  |  Report an Issue  |  Terms of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