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uzz社群行銷好文分享:社群行銷失利?品牌必須了解的解決之道!

社群媒體不再是萬靈丹嗎?

還在電腦螢幕前,苦思如何藉由社群媒體與消費者產生聯繫嗎?

覺得網路上大力推薦的社群媒體行銷策略,總是無法激起粉絲的共鳴?

 

事實是,當社群行銷策略奏效,打動某些網友引起共鳴時,總是有另一群人,因為許許多多不同的原因而不為所動。本文便告訴我們,在以客戶行銷導向的社群媒體策略失效時,如何辨認出這些原因,然後對症下藥的做出回應!

 

為什麼我們的社群媒體不給力?

如果我們覺得品牌已經竭盡所能的嘗試和網友互動,甚至找來專家來下指導棋,然後乖乖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遵照指示,但粉絲們就是不買帳? 

 

答案是:不是所有的行銷策略都能打動我們的顧客!

或者,有問題的其實是我們,而不是那些行銷建議;問題出在於品牌選擇了哪些社群平台行銷、方案與內容是否契合粉絲的期待,或是客群習慣的訊息取得方式。

為了搞清楚問題的癥結,我建議仔細的審視品牌消費客群的年紀以及其他資訊,例如品牌消費客群的大小、品牌的行銷定位、客群使用網路的習慣…等,才能夠提出建議,逐步的解決品牌社群行銷問題。

 

釐清主要客群是誰!

最近的網路使用調查(註一)指出:73%的網路使用者會選用主流的社群平台,但只有42%的使用者會同時使用兩個以上的社群媒體。如下圖所示:2012與2013年間抽樣1445名18歲以上,英語與西班牙語網路使用者的社群平台使用習慣。由每個平台使用百分比的分布,可以看出有一定比例的人同時活躍於數個平台之中。像這類的統計資訊該如何運用呢?

 

例如,根據這次的統計資料(參見註一)可以知道,當主要客群是一群中年婦女時,這群使用者使用Pinterest 的機率較男性來得高,所以若我們只是因為大部分的人都使用臉書,而將行銷資源主力投注在臉書上時,自然就不會覺得有與消費者互動的感覺,因為真正的品牌粉絲把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瀏覽Pinterest。所以,花些心思搞清楚誰才是我們的主要客群。當我們知道誰是品牌的主要客群,他們又慣於使用哪些社群媒體之後,品牌就能更直接與粉絲互動。

 

社群媒體對同樣資訊也有大小眼的!

另一個我們跟品牌客戶親近不起來的原因,就是不同社群媒體的走向其實大相逕庭。從下圖我們就可以輕易的看出,三個社群網站Pinterest、臉書和推特在使用者心目中的定位是很不一樣的,如烹飪相關的話題,有66%的資訊在Pinterest會受到關注,臉書和推特僅有36%與42%的比例。差距更大的如流行時裝的資訊,在Pinterest有45%的訊息會在平台上流通,而臉書只有19%。也就是說,不是所有的訊息都會平均的曝光在個社群媒體上。所以,如果品牌是專門出售高單價商品,客源本來就是小眾且特殊。那麼,透過社群媒體大力撥送行銷資源就不是個好主意了。

 

 

考量我們的品牌文化!

在有些行銷案例裡,品牌無法經由社群媒體創造高互動只是品牌文化的問題。或許是整個產業無法跟上日新月異的宣傳媒介,也有可能是品牌顧客或是品牌本身,不熟悉也不習慣運用新的傳播媒介。再者,品牌是屬於極度個人化經營模式,例如下圖的殯葬業廣告;就算墓園有隻鹿很具朦朧美,但沒有一個人會熱烈的回應。有些產業一開始就很難藉由臉書與潛在客群互動。這些產業要透過社群媒體來打動客戶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因為我們的客戶其實不想透過網路和品牌接觸,只要在必要的時候翻查一下電話簿就好了。切記,不是所有的品牌都必須要透過社群媒體來行銷。

 

舉另一個例子,我的合作夥伴Self-Storage Finders,其業務是協助客戶在鄰近區域,找尋儲物空間並提供比價服務。這樣的服務對有需要的人來說很便利,但是潛在客戶卻不一定會在社群媒體上,與其他人談論自己有這項需求。可是,當這些因素影響到品牌與潛在消費者接觸時,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我們的社群行銷策略,必須有彈性的貼合著客群特性,以下的幾個小撇步還請銘記在心:

 

一、行銷資源往哪放?

傳統的社群媒體行銷聖經,絕對會建議企業主必須持有臉書或是推特的官方頁面。但我有不同的觀點:我認為創造品牌的社群媒體分身,然後苦苦維繫這些與粉絲毫無互動的官方頁面,對品牌經營弊大於利。當我們重新檢視我們的客戶時,我們發現了些什麼?或許我們會發現我們的潛在客戶,根本與這些社群媒體沒沾上邊,他們偏好的其實是老派的宣傳手法!如果這是事實,那品牌應該快快把社群媒體行銷聖經擺一邊,把資源投注在品牌客戶看的見的地方!

 

二、行銷策略百百種,都試!

當品牌已經知道主要客群是誰,而且知道這些人都會在哪裡出沒,我們又已經把貨物上架店鋪打點好。就是該出擊的時候了!當然我們明白一邊要促銷,一邊還要引出潛在消費者與品牌互動是有點困難,不過方法總是人想出來的。我提出一個甩肉醬麵的作戰方式(spaghetti-flinging approach),也就是把整盆義大利肉醬麵往牆上甩,看看會黏在牆上的是哪個,那就是會奏效的策略!

像下圖一樣,如果我們主打臉書行銷戰,那麼就盡可能的張貼廣告吸引潛在客戶群的注意;嘗試以不同形式的行銷方式如文字、圖片、連結、付費小廣告…等,並且選擇在每天不同時間,或是每週不同天的時段曝光。在這嘗試與潛在顧客的階段,也可以一併取得如何與特定客群的行銷資訊。記住,不要相信那些行銷專家宣稱適用於全部消費者的行銷技巧,相信我們心中的那把尺,並且嘗試自己蒐集資料!

 

三、找到品牌活躍粉絲!

當我們不斷的發文更新動態時,應該可以發現有些人在社群中,特別活躍積極的與品牌互動。喔,對了,要確保這些人不是我們的員工或親屬。當我們找到品牌的活躍粉絲時,要留意他們特別喜愛與哪類型的發文互動。這樣一來,就可以利用這些互動資訊找到最能吸引死忠粉絲的發文類型。

舉我剛提過的倉儲品牌Self-Storage Finders為例,在我們合作之前,Self-Storage Finders臉書總是以服務內容為主的關鍵字更新動態,但如下圖所示,即便有56人看過,也沒有人願意動動食指按讚或分享。

 

但在我們合作後,我建議Self-Storage Finders嘗試各種類型的發文形式和內容,最後發現Self-Storage Finders的粉絲對卡通圖片的回應最為熱烈。如下圖,當品牌願意嘗試,找出粉絲的互動特性後,就可以看見迎合粉絲喜好的發文,會受到較多的回應。往後的動態更新也應順藤摸瓜的,按照真正潛在消費者的喜好設定發文形式與內容。

 

四、STOP!設下停損點。

不幸的是,天底下總是有死不回應的客戶群,但這也不意味著我們就該舉白旗投降。我建議品牌仔細分析歷次戰情;從過往品牌與網友互動的資訊,到品牌的每次不同行銷策略嘗試的結果。詳細的比較品牌初始的社群網絡設定,以及藉由網絡統計分析工具所提供的訊息,一定可以判斷品牌社群媒體行銷有沒有幫上忙!

 

譬如我們花了總價1萬5千元的人力物力和創投心思,那麼品牌社群統計報表告訴我們的收益,究竟能不能招來等值的銷售與客源?當然,這個例子或許窄化了社群媒體的價值。有時候社群媒體對於提高品牌能見度的貢獻,可能會遠大於帳面上的銷售數字。但如果品牌持續發現收益總是少於投資成本,就是該重新審視與調整當前社群行銷策略,或是為目前行銷策略踩下煞車的時候了。

 

最後再來點建議:

如果品牌的社群行銷一直不見起色,我誠摯的建議:先別急著採用網路上那些打包票的策略。相反的,要好好的檢視品牌至今做了哪些努力:有沒有貼和潛在客戶的網路使用習慣?有沒有選到對的平台?有沒有設下不切實際的預期收益?

 

雖然,不是每個產業都能藉由社群媒體行銷而大放異彩,但至少在踩煞車之前,大膽嘗試各方面的行銷策略,並且重視每一次策略所搜集到的資訊。

 

 

閱讀原文:socialmediaexaminer

註一:http://www.pewinternet.org/2013/12/30/social-media-update-2013/

Views: 16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MyCFbook.com - 廣告王 to add comments!

Join MyCFbook.com - 廣告王

廣告Ad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adm23915168/

Adm廣告雜誌

焦點看板

News/傳播新訊

歡迎各界廣告交換/合作

聯絡信箱:vivian.hung@rock.com.tw

廣告王好友Link

Badge

Loading…

來訪足跡

Flag Counter
<2012/10/23啟動>

© 2024   Created by MyCFbook Admin.   Powered by

Badges  |  Report an Issue  |  Terms of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