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視覺行銷」指的是「運用圖像將溝通視覺化」,我們可以利用圖片或影音來訴說一個故事或分享訊息,這在行銷界已經行之有年。人類本身即有將溝通視覺化的天性,而且圖片除了能迅速傳遞意義外,又容易吸引人。
因為多數人的社群體驗是由部落格開始,在那裡,人們可發表長篇大論,並且建立專屬的小社群;之後臉書出現了,訊息開始變得越來越短,而推特的出現則將字數限制下修到140字。人們逐漸從部落格移動到「微部落格(microblogs)」,現在則移動到「多媒體微部落格(multimedia microblogs)」,唯一的溝通方式是透過圖片。而隨著Instagram和Pinterest的出現,我們完全可以只透過圖片來溝通(而且老實說,有時候也真的不需要文字)。在智慧型手機興起後,圖片溝通又比之前更加受歡迎。GlobalHue的Detavio Samuels也指出,「唯一比推特或貼文還短的就是圖片了。」
要如何以不同的方式來做圖像行銷?我們可以製作一個短小精悍的影片;利用圖片及圖表、投影片或像SlideShare一樣展示;或是製作資訊圖表及文本圖片等等。讓我們猜猜以下清單中哪個方式可得到最多的分享及回應?
提示(Tips)
如何(How-to)
引用(Quotes)
清單(Checklists)
資訊圖表(Infographics)
Jay Baer在他的書中Youtility提到,「如果希望圖片得到很多分享,就要確定這對你的目標族群是有幫助的。」身為人類,我們對圖像的情感連結遠比影片、聲音或文字來得多,相較於一堆文字,當接觸到圖片時,人們決策或行動的速度會明顯提高。
另一個好方式,就是「激起人們好奇心的圖表」,別將所有細節都表現在外,反而讓大家有想要點開一探究竟的欲望。在臉書上,若你想要的是參與感,那麼就應該使用可以快速分享而不是點擊之後才能看的圖片,好好掌握此點,就可以有不錯的收穫喔!
當拿到任何一份資料時,都必須思考如何呈現及民眾的預期反應。可以試著從「該內容如何幫助且啟發大家」開始著手。對於希望高度分享的東西,我們可以讓它結合時事或配合最近的節日。作者提到當她在澳洲一家民營助產中心「助您好孕」(Know Your Midwife)工作時,她們臉書有大約1700多位粉絲,而當她們開始po出一些分享價值高,以及跟他們專頁有關的圖片,例如自然產或剖腹生產的相關句子後,人們開始分享這些圖片,且不只是社團內的人,其他人也注意到這些內容。
國際助產士節當天,利用PicMonkey快速製作好的圖片,當天即被分享近1400次。
企業將因這些圖片而獲利,此外因為臉書的新演算法,利用圖片傳播訊息也變得更加重要。臉書就跟Pinterest一樣,80%的內容都是轉錄,只有20%為原創。但當我們將原創的力量注入到圖片中後,會發現被分享的機率變更多了,相較於純粹轉錄,更多原創性,就更容易被分享,這招屢屢奏效。
另一個好例子是Caz和Craig所共同擁有的旅遊部落格yTravel Blog,這是全世界最大的旅遊部落格之一,在Pinterest有將近四百多萬的追蹤者。而他們曾看過成群結隊的人潮從臉書湧入進部落格,只因為一張圖片上的小提示或引言。
首先為大家介紹的工具就是PicMonkey,這是一個圖片編輯軟體,同時也可以創造圖片,操作非常直覺且富含很多模版的軟體,即使不是美術背景也可以輕鬆上手。
另一個也深受喜愛的軟體是Canva。這軟體帳號十分容易取得,且Canva的圖表設計簡易入門。Canva有近一百萬張圖片素材,所以我們可以輕易取得並合成漂亮的模板,有些更新更是會讓人驚喜連連。螢幕截圖的話,可以搭配工具如Snagit和 Jing;如果圖片包含許多資訊的話,使用資訊圖表,這是讓大家了解一個故事或概念最好方式。
最後,別只是將資訊圖表放在Pinterest,如果你有更多內容想闡述,將資訊圖表放在部落格內吧,這也是增加流量很好的辦法喲!
原文連結:
http://www.socialmediaexaminer.com/visual-social-media-with-donna-m...
歡迎各界廣告交換/合作
聯絡信箱:vivian.hung@rock.com.tw
© 2025 Created by MyCFbook Admin.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MyCFbook.com - 廣告王 to add comments!
Join MyCFbook.com - 廣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