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Bart Burggraaf i-Buzz口碑研究室/譯
標題好像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但我必須先說:我承認社群媒體的確是對品牌有助益的行銷管道。事實上,數以千萬的品牌天天都在使用社群媒體,而且對於某些品牌來說,社群媒體是個效益在平均值以上的行銷利器。但從宏觀面來說,純然倚靠社群媒體並不是最有效益的資源投注方式,特別是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
問題就出在消費者瀏覽網路的心理狀態:人們瀏覽社群媒體時主要是處在「被動接受資訊模式passive content mode」與極少比例的「積極互動模式active communication mode」心態。然而,最適用於品牌潛在顧客群(那些會買你產品的人)的行銷心態是:「目標導向模式task orientedmode」,處在這種心態下的網友才有消費力!所以,當品牌知曉與判別網友處於不同心理狀態時,不要遲疑,就是要在契合的消費心態下進行行銷!
圖一:網路瀏覽心態與實際消費傾向的相關性
圖一以圖表的形式,呈現人們不同的心理消費型態;有助於理解人們在瀏覽網路時不同心理狀態與實際灑錢的相關性(橫軸是不同的網路瀏覽心態,縱軸是實際的消費傾向)。一般來說,網友在回覆信件或是瀏覽論壇型網站時,通常處於「積極互動模式」的心裡狀態,有時候點閱社群媒體也會激發此心態。但是談到「目標導向模式」的消費心態時,通常只出現網友操作那些比價、資訊提供與購物的網站(例如:findbook書籍比價網、yahoo購物中心)
圖二:網路瀏覽心態與行銷目的的相關性
廣泛的來說,如果品牌擁有明確的銷售策略,最有效益的資源挹注方式就是找到這群「目標導向模式」心態的消費者。如果品牌的目的是塑造品牌形象,那最好從不同的管道,與「積極互動模式」心態的網友媒合。最後,如果品牌只是想要打知名度,或是喚起一般民眾對品牌的注意力,處於「被動接受資訊模式」心態的網友就是最好的資訊傳遞對象。
當你眼紅於其他公司透過社群媒體取得絕佳收益時,記住,他們不是直接行銷品牌旗下的產品。相反的,是藉由社群媒體提供顧客服務以及主流的產品知識,來維持消費者對品牌的關注與塑造品牌形象。這些公司巧妙的從這群廣大的潛在顧客群取得產品訂單,但這是間接且花費較高的行銷方式。對於中小型品牌企業(或是新品牌)來說,藉由這種社群媒體行銷模式的成功例子可是寥寥無幾。
如果品牌想要社群媒體成為是市場行銷戰略的一環,我會建議品牌將社群媒體定位在:傳遞品牌價值;發佈能喚起潛在消費者興趣的動態,以及讓品牌成為該領域說一無二的領導品牌。當品牌獲得主要客群的關注後,讓消費者動滑鼠下訂單,也就只是再順便與自然不過的事。
同樣的道理,社群媒體作為品牌服務提供,與維繫客戶的平台是再好不過的了!社群媒體能幫助品牌公然展示自家企業所能提供的服務和產品,藉此贏得潛在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並同時鞏固舊粉絲與開拓新客群。
的確,就前兩段來說,品牌可以藉由社群媒體獲取極大效益。但是這樣的行銷策略在涉及新品牌和高投資報酬率(ROI)的期待時就完全不適用!因此,無論是有給付或完全免費的社群媒體,在上述兩種情況下都應該只是行銷策略中的一環,而且絕對不是行銷的主力戰隊!
Image:Shutterstock
原文網址:imediaconnection
--------------------------------------------
i-Buzz祝大家工作順心 !!
想隨時獲得更多口碑新知?歡迎加入社群影響力 Influencer ∞粉絲頁
歡迎各界廣告交換/合作
聯絡信箱:vivian.hung@rock.com.tw
© 2025 Created by MyCFbook Admin.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MyCFbook.com - 廣告王 to add comments!
Join MyCFbook.com - 廣告王